2021年是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一年。在中国,50余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的最低纪录;热浪、干旱、暴雨……极端天气事件像是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样在全球肆虐,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2021年的地球到底怎么了,下一次,被困在暴雨里的会不会是我?”“我的家乡有哪些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气象灾害带来了多少经济损失,碳中和与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以上所有问题,都能在一份特别的“气候健康风险账单”中找到答案。
这份提供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气候变化健康风险信息的 “账单”,是2021年《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衍生成果,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地学系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国内外25家知名机构的88位作者撰写完成。
为全面解析气候变化趋势,呼吁全社会采取应对行动,2015年,《柳叶刀》杂志发表《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报告,首次全面梳理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发起了“柳叶刀倒计时”倡议。为促进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气候与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该地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20年,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依托清华地学系正式成立,其主要工作是每年监测气候变化对中国地区人群健康的影响,并评估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行动。
气候变化是一位“狡猾”的健康杀手:由于区域差异大,所以研究者的对特定地区的判断容易被全国均值麻痹;同时,较大的年际波动也增加了对总体趋势判断不清的可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报告》的撰写团队绘制了每种气候健康风险的地区分布图,通过构建20余个监测指标体系,绘制了“中国气候健康风险地图集”。《报告》进一步评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政策和行动进展,并对未来提供了政策建议,包括加强部门间合作,制定相应的国家和地方气候健康适应计划,加强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的力度,以及将健康因素纳入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当中等。
我们也看到,过去一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有12个省份完成或正在制定省级健康适应规划,18个省份的城市绿地面积在过去十年持续增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国人生活在中等以上绿化水平的省份。在能源投资方面,2020年低碳能源投资是煤炭投资的9.5倍,风力发电增长15%,太阳能发电增长17%。
面向未来,我们希望,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推动下,在国家倡导的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的背景下,共同努力,共创气候变化和人群健康双赢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