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贝博(中国)艾弗森官方网站学生需要明确的理想和信念
——陈章武谈学风、师风建设
为了配合学校的“学风、师风建设”活动,“新清华记者团”开始了就学风、师风建设问题采访院士和责任教授的行程。这次我们的采访对象是经管学院副院长、责任教授陈章武先生。
记:陈教授,您好!首先能谈谈您对学校“学风、师风建设”活动的整体看法吗?
陈: 搞学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个学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氛围和发展。但是不能因为抓学风是重要的,就否定现在我们的成绩。有的人简单地用“现在学风很差,有很多问题”这样一句话来下结论是不全面的。因为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了,要学的东西相应地也多了。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现在的学生没有把所有应看的书都看完,学习不够用功。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个古人把他能找到的所有书都看过了,应该算是很刻苦的。但是他所能找到的书可能还不如现在有的学生看的书多。
记:陈教授,您是1965年开始在清华就读的吧?您能将那时学生的情况和现在的做一个比较吗?
陈:这一点我的感触还是比较深的。总的说来,六七十年代的清华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非常强。当然,那时的学生要做很多的题,而且学得也非常扎实。相比之下,现在的学生比较浮躁,不够踏实,换个说法也就是吃不了苦。可以说是因为现在新鲜的东西多了,想知道的东西也多了,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相应地就少了。现在9字班的同学的推研工作刚刚结束,一些老师反映,面试的时候就连一些基本概念有些同学都回答不上来,这里学得不扎实的一面就体现出来了。当然,现在学生的知识面要比以前的学生广,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记:陈教授,您认为现在的学生哪方面素质比较薄弱呢?
陈:在我看来,现在有些学生缺少明确的理想和信念。这主要表现在对国家大事、国家前途和政治问题关心不够。那种要做出点事来,要为人类做贡献的意识不强。我觉得作为年轻人要有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想法。
记:现在清华里有一些学生有一种理想——出国,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陈:这应该也算是一种理想。不过,这种理想属于个人理想。我上面所说到的希望学生具有的理想是指那种更高层次的为国为民的理想。再举个例子,我本科读的是工程物理系,那时候国家很缺这种人才,抱着一种要为核事业尽一份力、到国家最需要的领域去的想法,我选了这个系。那时候有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所以在那时工程物理系的录取分数是最高的。当时也没有考虑什么今后的个人前途,现在就不同了。这也反映了现在学生的价值取向有所变化,有的学生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当然,也不能说现在的学生全都是只有个人理想。我所接触的很多学生就有很远大的为国为民的理想。
记:您曾在1997年8月至12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作,能谈谈对那里学生学习态度的看法吗?
陈:在那里工作的几个月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国外的很多一流学校的学生学习都非常刻苦,麻省是一个理工学院,以严谨著称,那里的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
记:陈教授,作为一个学院领导,您能再谈谈有关师风建设的问题吗?
陈: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师德,也就是说要做到勤奋、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总的说来,经管学院的教师还是很认真、谨慎、负责的。经管学院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机制,学院共有100多名教师,要教3000多名学生,教学负担是很大的。
记:有些教师出去兼职,去炒股,以致耽误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陈:刚才说的都是正面的东西,其实不足之处还是有的。外面世界的诱惑很大,有少数教师出去做兼职,且投入了过多的时间,这就导致了对教学工作的负责精神不够,有上课迟到、请人代课、随意调课、上课时间缺斤短两等现象。当然,学校对不合格的教师处理是很严厉的。至于教师炒股与否,据我了解,经管的教师炒股的比例是很低的。一些教师专注于研究,坚决不参与炒股。我本人也是持这种态度的。
采访告一段落了,但“学风、师风建设”活动还在继续。我们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来要求自己,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尽自己的一份力。因为建设一流大学需要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更重要是学生的素质。(记者 李清华 编辑 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