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田磊、李伟起:精准施策建好无废城市

来源:经济日报 1-10 田磊 李伟起

眼下,不少地区通过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快建设“无废城市”,促进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新模式,“无废城市”建设是要通过推动城市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等,着力实现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利用资源化、处置无害化。我国是世界上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利于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长效体制机制,为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提供有力抓手;有利于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

当前,“无废城市”建设正加速提质,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19个省份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上海率先颁布“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各地积极提升“无废城市”建设要素保障能力,如苏州市指导金融机构发放“无废城市”项目贷款,温州市印发多个“无废细胞”建设奖励办法,持续健全市场体系;兰州、天津、佛山等地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这些探索实践为全国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与城市群发展、生产消费结构性变化等趋势,我国固体废物等处置压力依然较大,每年新增固体废物高达100亿吨,治理任务重、难度高。“无废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从多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固体废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加强系统性顶层设计。统筹好美丽中国建设、经济社会转型、污染治理、“双碳”目标等要求,制定我国“无废城市”建设中长期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基于城市经济社会所处阶段、产业结构特征、资源禀赋等条件差异制定“无废城市”建设路径和配套措施,形成稳步推进的长效机制。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对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修订,强化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要求,明确相关主体法律责任、义务和奖惩机制,充分考虑多源废物协同处理等。修订完善相关配套规章制度,逐步将指导性、鼓励性要求过渡为明确性、强制性要求。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等全周期各环节的标准制定和修订,解决标准间矛盾、衔接不上等问题。

完善市场激励机制。综合应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引导更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与碳市场、地方碳普惠市场有效衔接,通过固体废物处理减污降碳协同作用,推动相关项目价值转化。研究建立奖励机制,对“无废城市”建设有突出表现的企业、项目进行表彰、奖励。

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强化关键技术突破,加强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技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高值化利用技术、跨产业多源固体废物协同利用技术等技术创新。重视固体废物处理领域技术侵权行为多发的现象,联合校、企、研多方力量建立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可持续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强化国内外合作。加强国内城市间、区域间合作,探索共建规范标准、共享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共建联防联控机制等合作方式,构建共建共治格局。加强与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推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标准、模式互联互通。

(作者分别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研究员)

编辑:李华山

2025年01月12日 22:01:5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新闻中心版权所有,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